如何专业备考管理类综合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2-08-11 10:31:03 点击:801次

MBA逻辑是个系统学科,需要有原理支持、习题练习才能熟悉。逻辑也是个应试学科,所以还得有应用练习、掌握规律。

 

逻辑备考中我们在做什么?

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说,逻辑备考中我们追求两个东西,一个是提高做题的速度;一个是提高做题的准确度。通俗一点说,逻辑备考的目标就是做逻辑题做得又快又准。

 

对于做题的速度,做题多了,自然就快了。而对于做题的准确度的提高,源于两点:第一点是,多做题,这一点很多人都能做到;第二点是对各类题的规律的总结和把握。

 

逻辑备考五阶段

 

一般来说,按照学习的进度,逻辑学习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初学阶段;应用总结阶段;熟练提高阶段;查缺补漏阶段;逻辑高手阶段。

 

初学阶段:刚开始接触逻辑科目,对于逻辑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很投入,并开始了一些做题,但是不知道题为什么做对,也不知道题为什么做错,做题大多凭直觉。

 

应用总结阶段:开始应用所学的逻辑基本知识解题,高手开始总结各类型题的解题规律,并开始寻求快速解题的诀窍,这时候每一道错题都是提高的机会。

 

熟练提高阶段:开始掌握大多数类型题的解题规律,并在实践中慢慢领悟到正确解题的感觉,开始形成自己做题的口诀。

 

查缺补漏阶段:开始完善各类型难题规律的总结,并开始注重训练做题的速度。

 

逻辑高手阶段:所有逻辑题都做得又快又准,到达做逻辑题的最高境界,尽管这时候做题也是凭直觉,但是这时候的直觉与初学阶段的直觉有本质的区别,这时候的直觉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而以前的直觉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的。

 

当然这五个阶段是人为划分的,实际当中并没有这么明确。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五个阶段的。

 

不同阶段逻辑学习的方式

 

初学阶段:

目标:正确认识逻辑和逻辑学习的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基本知识,时间15小时。

学习任务:刚开始接触逻辑,有必要将考试指导委员会指定的教材阅读一遍过去;重点掌握充分必要条件以及它们的逆否命题的变化(每年必考);其次是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和三段论(做假设题的基础);对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的概念和区别有清楚认识。学习方式与巩固:制作充分必要条件对照表,并将历年充分必要条件考题复印附在对照表下面,总结历年考充分必要条件题的特点与方式;制作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必然性推理与或然性推理特点对照表。

 

应用总结阶段:

目标:在已经将各类题型归好类的基础上,学习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并应用,时间40小时。

学习任务:将基本推理、削弱、支持、假设、解释、逻辑应用的解题规律认真阅读并细细总结;将每一类题的历年考题全部做完。

 

熟练提高阶段:

目标:强化训练,保持状态,提高做题的速度,时间:60小时。

学习任务:学会读题的结构,快速找出题干中论据和结论,识别论证方式的特点。每一类型题训练100道以上,寻找适合自己快速做题的方式。开始限时间做题,发现自己强项类型题和弱项类型题,并找出为什么强、为什么弱的原因。

 

查缺补漏阶段:

目标:完善自己的逻辑知识体系。时间:30小时

学习任务:开始做模拟题,并对自己觉得生疏或费时比较多的题进行总结。注意到考试前每天做50道模拟题,注意对时间的把握,和自己的弱项的完善。

 

高手阶段:

目标:做逻辑题就像算1+1=2一样,每道逻辑题像一个小游戏,时间没有限制。一般同学达到查缺补漏阶段已经足够。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客服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客服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客服

请扫描二维码,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