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是以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项目,其目的是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吉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起步早,发展快,平台高,2001年成为全国首批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PA)试点学校之一。我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制年限内,通过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具备对公共管理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掌握政府等公共管理组织的科学管理与决策的规律,可以有效整合多种社会资源以达成公共管理目标的能力。
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截止到2025年入学报到日,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5.英语、日语、俄语考生。
学习及就业方式
1.全日制:全脱产在校学习,周一至周五上课,学校安排住宿,费用自理,自愿调入户口。就业方式可选定向就业或非定向就业,选择定向的考生毕业后回原单位,不调入人事档案;选择非定向的考生,自主择业,必须将人事档案关系转入吉林大学。
2.非全日制:采用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学习,普通班一般安排在双休日上课,集中班每月集中4-5天上课。吉林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不调入人事档案关系,录取后签订定向协议。
招生名额
非全日制150人,全日制19人。(最终以实际录取为准)
学制标准
1.全日制MBA: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3年)
2.非全日制MBA: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考试时间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1.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22日。公共管理 (MPA) 初试科目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2.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3.所有拟录取考生必须参加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复试包括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加专业知识综合笔试方式。
5.具体复试内容范围、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行政学院根据相关文件并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自定
6.复试前对考生的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
录取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综合加权计算得出,按考试总成绩排序择优录取。所有拟录取考生必须参加行政学院组织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拟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类别硕士研究生,须调档审查合格后,发录取通知书;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协议书。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被录取考生于录取当年秋季入学,报到时须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对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取消录取资格。
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的学业年限内修满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吉林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获得国家承认的吉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